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「勇」的故事:充满力量,付诸行动 (第2/2页)
个人有仁德,但缺乏勇气,就无法将仁德付诸实践。 知耻近乎勇:如我们之前讨论「耻」字时所提到的:「知耻近乎勇。」《中庸》——真正的勇敢,不是不怕Si,而是敢於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。这是道德上的一种自我超越。 大勇不惧:孟子将勇气分为三个层次,最高的「大勇」是:「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」自我反省後,认为自己是正义的,即便面对千军万马,我也敢於前往。这种勇气是建立在正义和原则之上的,是无畏、不惑的。 3.「勇」字的传说与英雄故事 「勇」的故事贯穿於历史上的每一位英雄人物和坚守原则的士人身上: 子路之勇:孔子的弟子子路,以勇气过人着称,但他有时缺乏谋略和谨慎,因此孔子告诫他:「勇而无礼则乱。」提醒他勇气必须受礼的约束。 白沙屯妈祖的「勇」:在台湾的文化传说中,白沙屯妈祖进香的轿班制服上,常印有大大的「勇」字。这个「勇」字代表了信徒在艰苦的徒步进香过程中,面对困难和未知的果敢与坚定,T现了信仰力量带来的勇气和对神只的承担。 总而言之,「勇」字的故事,是一个关於力量与原则的故事。它教导我们,真正的勇敢,不仅是身T的力量,更是内心充满正直、敢於面对困难、并坚持实践道德的决心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